来源:方志张掖日期:2024-04-16
?????甘州(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土地肥沃辽阔,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素有“金张掖”之称。
甘州是中华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农业生产活动最早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民乐六坝镇东灰山遗址考古显示,当时,在甘州大地繁衍生息的先民,已经能够制作非常完备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用火。从遗址“储粮窖”中一次性发现的炭化粮食,有小麦、大麦、黑麦、高粱、小米和黄米五种,为世界罕见。其中,小麦、大麦和高粱是我国境内考古发现最早的粮食品种。而有关油菜种植的考古如能证实,那么在那个时期,甘州先民已经具有非常高超的农业生产能力。
夏朝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自夏以降,商周至秦,在甘州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是东灰乡人后裔月氏人。其间,发生了由农转牧,又由牧转农两次转型。秦朝后期,月氏人灭乌孙统一河西,以昭武城为国都,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长处耕田之业”,是月氏人重新重视农业的标志,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甘州先民对擅长农业的回归。
西汉刘邦元年(前206年),匈奴冒顿单于“击走月氏”,控制河西,甘州为浑邪王分地。匈奴是强悍的游牧民族,农业生产以畜牧为主。浑邪王治理甘州80余年,在月氏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农业生产比重,围绕黑水国区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业耕作,特别是引水经验对后世扩大水灌耕种影响深远。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奔袭河西,浑邪王归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张掖设郡。为巩固河西统治,汉武帝推行“徙民实边”政策,组织大规模移民。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的防御体系的逐渐建立,边境日益安定,人口不断增加,国家已不堪从内地运粮的重负,于是移民活动的重心也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出现了甘州史上第一次“屯田”高潮。经过汉武帝屯戍、移民后,甘州农田面积迅速扩张,粮食作物品种增加到9个品类,农业生产进入比较高级的发展阶段。其间,二牛抬杠犁地耕作方式的出现和铁制农具运用,大大提高了劳动功效。特别是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农业生产著名的“代田法”,实行“休耕制”和“轮作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王莽新朝时期,张掖郡改设屏郡。新朝虽短,但其田地不得买卖,保证农民有田种等改革措施对促进甘州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汉更始元年(23年)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窦融治理张掖13年,重点整顿和发展屯田,补充军屯官吏加强领导,释放囚徒增加屯田劳力,特别是禁止屠杀马牛、禁止砍伐树木等措施,对激发农业生产积极性,保证农田耕作与丰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甘州一度呈现粮食富足、“晏然富殖”的兴旺景象。
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动乱的影响下,河西地区征伐不断,甘州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其间,前凉张轨主政时期,着力抓农桑,农业生产得到一定恢复。西凉李暠统治时期,从江汉一带徙民千余户置甘州增加农业人口,特别是蚕桑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北凉蒙逊一反南凉不重视农业的做法,免除农民徭役,并用法律形式保证农业丰收,仓库积粮相当可观。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前期轻农重牧倾向,实行三长制和屯田制,甘州农业发展迅速。西魏宇文泰推行“中兴永式(法)”新制,强调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和新的屯田制,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北周武帝宇文邕非常重视农桑,经常亲耕籍田,进一步推广均田和屯田,农业生产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对河西采用坞壁经济政策,诏命甘州地方官员“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二十年后,甘州成为我国西部国际贸易市场,粮食等农作物成为主要交易商品。隋炀帝巡视甘州,在燕支山前召开“万国会”,对扩大甘州对外影响、加快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隋末战乱不断,使河西“州县萧条,户口鲜少”,甘州农业生产出现倒退。
唐建国后,改隋代张掖郡为甘州,采取休养生息和鼓励农耕的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努力改变甘州“田地极宽,百姓太少”状况。同时,《田令》和《赋役令》的配套执行,造就了大批自耕农,以庸代役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唐初,政府注意兵役、徭役不夺农时,多在冬季进行,还十分重视屯田,鼓励民众屯田和边军屯田。这些措施,发展了生产,安定了民生,甘州重又成为河西粮仓。唐建中二年(781年),吐蕃攻陷甘州,建立军事管制政权,农业方面实行突田制,计口授田。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张议潮于沙洲起义,募兵击走吐蕃,回鹘驻牧甘州境内,归属义军辖领。此后,经唐、五代到北宋,回鹘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着甥舅关系。其间,回鹘实现了畜牧业向农业的转变,特别是农业“以骆驼耕而种之”,成为甘州农业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农业种植门类齐备,除粮食作物与蔬菜外,黄麻、瓜果等经济作物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西瓜传入甘州并试种成功,由此传入中原,最终成为风靡中国的夏季消暑良物。
五代时中原混战不休,受其影响,甘州农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李元昊攻陷甘州,开始了长达近200年的统治。西夏政权建立后,高度重视农业恢复与发展,设置农田司专司其责,甘州成为西夏赖以立国的粮仓。西夏时期,甘州农业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除地理条件优越外,与西夏将征战降附汉人、掳掠人口用以增加农业劳力有直接关系。特别是西夏重用汉族文人吴昊,整修甘州旧渠,屯田水利精细程度极高,达到了与宋朝北方等肩的水平。当时,最为先进的一人一犁、二牛抬杠式耕田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种植品种门类也较前更加齐全,标志着甘州农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大举入侵西夏。同年五月,蒙古军将领察罕率军攻陷甘州,开始了长达146年的统治。元初期,统治者不重视农业生产,使中国的生产力倒退了许多年,甘州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摧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30多年,开始重视农业,采取内迁流民、提供耕牛农具等措施,农业生产得到回升和发展。元成宗开始,各代皇帝加强整治水利和军队屯田,对甘州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得促进作用。其中,董文用以中兴行省郎中身份到河西督垦,开渠引水,治理水利灌溉设施,并从银川引进稻种试种成功。至元十七年(1280年)开始,朝廷相继派遣汉军到甘州屯田,其中四川宣慰司都元帅刘恩率军万人在甘州黑山、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地兴修水利,开发垦田,成效显著。为克服丰歉不协调带来的危害,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统治者设立“甘州和籴提举司”,专司储粮运粮,建成了甘州历史上最大的扎浑粮仓和汪古剌粮仓。但总体而言,元代甘州农业发展比较缓慢。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收复甘州,明王朝在甘州建立统治政权,甘州称甘肃卫。明王朝历代皇帝都比较重视农业发展,特别是朱元璋十分重视屯田,形成了一整套的屯垦制度,在时间上,边疆实行“三七制”(七分屯田,三分守城)或“五五制”;在管理上,由各级官吏负责,兵屯合一;在奖惩上,严格执行奖优罚懒,将屯田的优劣同官吏的提升结合起来,甘州出现第二次“屯田”高潮。明代前期,甘州屯田虽无具体记载,但实绩还是很突出的。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诏命肃王朱英督军屯粮,这是明时甘州屯垦有正式记录的开始。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杨博巡抚甘肃,着手整顿甘州屯垦,奖惩官吏和农民,屯田达到高峰。明后期政治腐败,屯田性质发生变化,崇祯皇帝曾力图重振屯田以强边防,但已成强弩之末,无济于事了。不过总体而言,明代的屯田,对甘州农业的开发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保卫边防,做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
明末贺锦攻占甘州,实施屠城政策,甘州人口锐减,以至出现无人农桑的悲惨景象。清廷在甘州建立政权后,在明代设防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甘州设防,历任官员都把屯田看成头等大事,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加强。但当时局势很不稳定,顺治五年(1668年)甘州发生地回民起义,波及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清统治者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又杀了不少人,屯田受到一定得影响。一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为清廷计划征伐准葛尔,开始强化屯田政策,甘州屯田得到较大的促进和发展,并成为新疆屯田的后方基地。顺治、康熙年间,清廷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定屯田官制加强领导,二是吸收流民分给无主荒地屯种,三是要求边兵参与屯垦,四是饥民转徙者可入籍给田,五是自首投诚者给永业田,六是发配的罪犯参与屯田。这些措施,特别是后两项激起农民的生产热忱,农业出现转机,粮食充裕,乌江大米因其质地优良成为贡米。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起,为满足征讨准葛尔军粮,甘州屯田纳入西北大规模屯田总体规划,出现第三次“屯田”高潮,对这场长达6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杰出奉献。为确保农业发展,甘州历代都重视水,到清代更加自觉地重视水源保护。嘉庆年间,地方官员苏宁阿在祁连山黑河源头树“伐树者斩”铁碑,对保护黑河水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间,甘州成为罂粟的重要种植基地之一。同治六年(1867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下令甘州禁种罂粟,禁烟收到良好成效。但此后军阀混战,甘州鸦片泛滥,危害极大,农业凋敝。
民国时期,甘州社会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体。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和交通的现代化,民国初年,甘州开始处于交通闭塞的状态,形成了封闭型的农业经济,给甘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也正由于交通不便,远离中原,使甘州较少遭受战争的破坏。民国17年(1928年)到民国28年(1936年)的12年间,甘州连年发生严重天灾,给农业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北成为抗战的后方,甘新公路建成通车,打破了甘州交通闭塞的状况,经济一时繁荣起来。这一时期,甘州农业总体得到了比较稳定的、缓慢的发展。1942年,甘州建有张掖农业推广所、张掖农业试验场、张掖中心苗圃、张掖农校等科技机构,在甘州进行农业生产实验和农技推广,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成为甘州科技兴农之先驱。到解放战争时期,受全国通货膨胀和国民党大量抓兵影响,甘州农业出现大幅度下降。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州成为甘肃农业大县,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 “西菜东运”五大基地之一,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一熟制地区先进行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甘州区曾以农作物精耕细作的你“带田”种植技术,创造了“吨粮田”“千斤田”辉煌,以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5%的耕地提供了35%的商品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甘州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西部高原夏菜主产区,并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示范市。本世纪以来,甘州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设施农业日益普及,高附加值品种不断引进,农业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已初步建成了具有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的粮油、瓜菜、甜菜、果品、奶肉牛、瘦肉猪、蛋白肉鸡、淡水鱼等农林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油、蔬菜、畜牧、林果、种子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公司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不断发展,建成千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甘绿、金象、有年金龙、屯河、张掖大业、中种等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形成了具有规模效益的粮油、果蔬、草畜、制种、轻工原料等支柱产业,建成了20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形成了粮油、脱水蔬菜、玉米淀粉、甜菜榨糖、啤酒麦芽、番茄酱等加工系列。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石岗墩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在西北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沙荒地改造利用”“河西一熟制灌区吨粮田栽培技术”“黑河地区作物需水量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轮回选择法培育玉米新品种”“蔬菜商品产业化技术开发”等一批在国内、省内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5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甘肃省领先地位,甘州农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