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2-13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紧紧围绕强科技行动目标任务,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驱动,不仅将行业顶尖“导师”引入院内,探索科研发展新模式,还派遣专业技术骨干外出“取经”,搭建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平台,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按下“加速键”。
请进来聚英才蓄动能。以“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为依托,仅2024年成功引进希腊、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的专家35人(次),来张执行引才引智项目或开展学术交流,并签订多项科技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融合发展开辟了国际合作新途径。同时,通过柔性引才机制,从清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柔性引进8名高端智库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专家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向提升,蓄积创新发展动能。此外,深化与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人员的合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加强项目共建与学术交流,为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效的交互对接平台。
走出去拓视野练内功。为激发科研团队的内生活力,祁连山水涵院2024年选派60余人次专业技术骨干参加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沙漠》40年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林木基因组与现代种业学术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业务培训会20余场次。其中,祁连山水涵院在全国森林生态站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在2024年海智论坛暨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年会上分享工作经验;在“黄河流域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大会”上做专题报告,在“北方林水多功能协调管理国家创新联盟2024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分享《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水文过程监测与模拟研究》学术成果等。同时,通过张掖市2024年公开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计划,成功吸纳3名“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加入团队,为科研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谋发展强担当提质效。祁连山水涵院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提振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精神风貌。2024年,祁连山水涵院专业技术人员扎根祁连山一线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工作的事迹入选入景《祁连山-我们的国家公园》纪录片,在央视播出;获批资助科研项目18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4篇,特别是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5篇(中国科学院JCR2区论文3篇);新获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连续三年成功获批“国”字号平台或基地;14人次入选“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第十批甘肃省优秀专家”、“省科普大篷车项目活动优秀科普志愿者”等先进工作者;1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市各级部门组织的练兵比武、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赛中获奖。
下一步,祁连山水涵院将继续深化“走出去+引进来”工作措施。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理念,进一步夯实基础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筑牢守好祁连山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创新基础。(供稿:祁连山水涵院 赵兴鹏??肖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