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日期:2025-07-17
碧水映丹霞,清流润绿洲。近年来,张掖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四水四定”,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4%。
修复水生态,筑牢绿色基底。张掖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提升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流域协同“增活力”。深化黑河流域省际协同治理,连续25年圆满完成黑河调水任务。创新建立黑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连续5年获省级奖励8497万元,并探索全流域省际补偿,与青海海北州、省内酒泉金昌建立联防联治与联合执法机制,激发全流域共护生态积极性。河湖长制“全覆盖”。全面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设立河长1168名,竖立公示牌1072块,将全市157条河流、81座湖库全部纳入精细化管理,守护河湖健康生命线。农业减污“护清流”。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立综合防控示范区49个,2024年全市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42.5%、42.7%。畜禽粪污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达84.5%,推广“三元双向”生态循环模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负荷。地下水治理“守底线”。切实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分类管理,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划定及污染源补充调查,建立地下水分区管控机制,强化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2024年全市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4125万立方米,完成超采区地下水压减任务1700万立方米,守护地下水源安全。
攻坚水环境,守护生命之源。聚焦饮用水安全和污染治理,全力保障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水源地保护“铁桶阵”。 依法划定并规范建设9个县级及以上、150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隔离防护、界标警示等设施。常态化开展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及“回头看”,确保保护区内无违规项目、无排污口,保障群众“水缸子”绝对安全。3个地表水源地水质达Ⅰ类,6个地下水源地达Ⅲ类,达标率100%。工业污水治理“高标准”。全市1个国家级、5个省级工业园区均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严格项目准入,对不符合总量控制、达标排放要求的项目“一票否决”。强化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核发首次申请、重新申请和变更排污许可证516份,推行“部门+技术机构”双审核,确保监管精准有效。城乡污水治理“提效能”。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能力22.8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出水水质稳定达一级A标准。再生水利用“创新高”,成功申报多个中央资金项目,建成再生水管网54.89公里、调蓄池6座(86.98万方),2024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47.06%,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修复黑河水生态27公里。60个乡镇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农村污水管控率达48.7%。执法监管“零容忍”。推行“重点行业+区域”监管模式,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累计查处涉水案件22起、行政拘留6起、移送公安刑事案件2起,形成有力震慑。
集约水资源,赋能绿色发展。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精打细算,高效利用。节水型社会“新标杆”。市委出台《决定》,全面启动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深入落实“四水四定”,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和预算管理,健全完善《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规划》等13项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用水效率“大提升”。2024年全市用水总量20.33亿立方米、地下水取水量6.28亿立方米,均低于控制指标。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4%,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1%。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6%以内。农业节水“见真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技术,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5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2。水权改革“全覆盖”。强化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将水权精准分配到每一个用水单元和取用水户,水权确权率100%,为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奠定制度基础。
清波荡漾,是张掖坚定守护的生态底色;水润民生,是张掖矢志不渝的发展追求。站在新起点,张掖市将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治理,让每一滴水都承载绿色希望,为绘就现代化建设的壮美画卷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